感觉越努力越倒霉?可能是“习得性无助”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:
-减肥无数次,每次都反弹,最后干脆放弃治疗,奶茶炸鸡天天见?
-投简历石沉大海,面试屡屡被拒,开始怀疑自己“注定找不到好工作”?
-驾照科目二,反复练习还是不得要领,
最后自嘲“我就不是这块料”?
......
如果你中了类似以上的任意一条或多条,那么你有可能正在经历“习得性无助”——一种“努力也没用,干脆放弃治疗”的消极体验。
别慌!今天我们就来聊聊,如何打破这个“越努力越倒霉”的恶性循环!
啥是习得性无助?
习得性无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·塞利格曼在1967年通过动物实验提出的一种心理现象,指个体在经历反复的失败或不可控的负面事件后,逐渐形成一种“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结果”的消极认知,进而放弃尝试,被动接受困境的心理状态。
想象一下,有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狗,每次想逃出去都会被电击。 一开始,它还会拼命挣扎,但试了几次它发现不仅逃不掉,还会屡次遭受电击,最后即使笼门大开,它不仅不再尝试,还可能会因担心再被电击而蜷缩到角落更深处。
这就是著名的“习得性无助”实验。
简单来说就是,经历了太多失败和打击后,大脑学会了“放弃”,即使机会摆在眼前,仍然会习以为常地选择“放弃”,没了继续尝试的动力和勇气。
那么,该怎么办?
①拆解目标,
从小胜利中找自信
-不要一上来就想着“我要瘦成闪电”“我要年薪百万”,这些目标太大太远,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。
-试着把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,比如“每天学习30分钟新技能”“每周运动3次,每次15分钟”。
-每完成一个小目标,就给自己一点奖励(比如看一集喜欢的剧),让大脑尝到“胜利的甜头”,慢慢重建信心。
②换个角度看待失败,
--它只是“暂时不行”
-不要把失败当成“我不行”的证据,而是把它看成“暂时不行”的反馈。
-比如,当面试被拒了或路考又考砸了,不要想“我真是个废物”,而是想“这次考试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个问题,下次可改进后以准备得更充分”。
-记住,失败是成功的必经之路,那些成功人士也是摔过无数跟头才站起来的。人生,不就是不断重复“入坑-爬坑-再入坑-再爬坑......”的过程嘛。
③寻求支持,
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
-不要一个人硬扛,和朋友、家人聊聊你的困境,他们的鼓励和支持可能帮你提供不一样的思路,有助于度过难关。
-也可以加入一些志同道合的社群或圈子,比如减肥群、学习群,互相打气,分享经验。
-如果自己调整感觉力不从心,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,他们能给你更专业的指导。
中山市心理援助热线:12356或0760-88884120。
总而言之
生活就像打游戏,难免会遇到关卡BOSS把你虐得死去活来。
但请记住,你不是那只被电击的小狗,你有能力选择“重启游戏”,换个策略再战!
从今天开始,试着用以上方法,一点点打破“习得性无助”的魔咒吧!